考证面面观

发布者:苏瑞发布时间:2009-02-18浏览次数:214

时下,“考证”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已不是陌生的词汇,随便找一位学子问上一句:“最近在考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给你一个答案。想出国的,一定在同TOEFL、GRE鏖战;爱电脑的,大概早已将计算机等级证书收于囊中;学经济的,正在为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埋头苦读;还有的或许已经不声不响地在兜里揣了一张驾照。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大学生参加的考试更是让你眼花缭乱,如公务员考试、外销员考试、报关员考试、导游资格证考试、LOMA寿险管理师考试等等,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不少大学生充满危机意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用考证这种方式增加竞争的砝码,从主流上说,是一种进步。 

    职业资格证:叩响“饭碗”的敲门砖 

  前几年, 大学生主要是考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如今校园里流行的是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比较普遍的是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BEC商务英语证等。2001年3月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行业必须要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因此,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已渐渐从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变为随身必需品,成为某些专业毕业生的必备装备。商学院一位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男同学说:“现在根本就没法统计大学生要考多少种证,在‘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的发展趋势下,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就业市场上的准入证,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职业资格,考证的种类也就会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已经有了多项职业资格。现在,做律师要有律师资格,为人师者要有教师资格,当医生必须有医师资格,跑保险要有保险经纪人资格,文秘人员也要有秘书资格,甚至做推销员、当公关小姐都要求有推销员资格、公关员资格。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持有一本职业资格证无疑是多了一项谋生的资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的汪同学刚刚报名参加了今年的秘书职业资格证考试。她说:“我对秘书这个职业很感兴趣,将来就业时不打算搞自己的专业,所以我要提前获取准入证,为将来的从业‘热身’。” 

证书诚可贵 能力价更高 

  证书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力的证明,但并不是证书就等于能力。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过于看重证书,证书代表一切,这种观念未免有些极端化了。政法学院一位正积极备考研究生的同学的话颇有见地,他说:“我认为证书并不重要,没有能力,证书也只是一张废纸,老板照样可以炒你的鱿鱼。许多同学为了考证,在考前几个月埋头苦背,依靠填鸭式的强化记忆,虽然理论考试通过了,可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应用能力,到用人单位一实践就露了馅儿。虽然专业资格证书能为找工作增加筹码,但如果急于拿到资格证书,靠短时间的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而没有系统扎实学习,没有实践经验,一旦让其在实际中操作,许多人就束手无策,反而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录用。” 

  此外,考证热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忙于考证的同学,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有一位同学,去年报考了JAVA认证考试,因忙于突击该认证考试,使得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锐减,从而在今年1月份的CET―4考试中沉痛“折戟”。现已大三的他现在很着急,也很后悔,对于校园考证热,他不无担心地说:“如果忙于考证,而忽视了专业知识和外语的学习,甚至出现不能毕业的情况,那么要这些证书还有什么用呢?”一位老师对校园考证热也表示出了一丝担忧,他说:“很多学生由于忙于考证,放松了对专业课的学习,有的甚至为了考证而逃课,还有的学生把专业考试放在次等地位,致使成绩下降,不能通过考试。殊不知,专业课毕竟是根本,成绩太差,拿不到大学毕业证,岂不是更不利于就业?”

Baidu
sogou